一、中国会展印刷媒体的现状
随着中国展览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展览行业媒体亦成为展览界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带有“中”字头的展览印刷媒体加上各省市出版的专业展览媒体,包括杂志和报纸专版已有十好几种。从这些媒体的宗旨、内容和理事单位来看,绝大部分锁定在业界,面向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展会主办单位、展览工程和装修单位、运输代理和展览场馆,极少有为参展商服务的媒体,更没有为展览会观众提供专门服务的媒体。严格地说,中国展览会媒体亦存在内容雷同、重复办刊、特色缺失、营销不善、实力薄弱、国际化差等问题。
二、展览会观众呼唤为他们服务的新媒体
以前评价一个博览会的优略更多意味着成功销售摊位的情况,主办方更多的努力是放在对参展商的招展和广告上。随着会展营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展览会组织者只销售展位,参展商梦想随着定展位就能吸引客户和买家的时代已消失了。如今主办方开始考虑如何把与潜在的展览会观众准确的接触放在工作中心位置上,欲在联络以往的老观众身上下足功夫,并把观众和参展商都纳入他们的市场营销活动范围。遗憾的是在我国的展览业界,对展览会观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市场营销人员都知道,维系一个客户比赢得一个客户要便宜得多,但至今为止在我国展前和展后的客户联络行为一直被人轻视。与观众建立一个持续的对话渠道,让他们全年保持对展会的关注,从本届到下届展会产生愈来愈大的兴趣,让观众和买家不断增加预算行为,以此来实现新的潜在观众的参与。这些内容实在是展览公司招商的具体工作。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此事,最可行的途径应该是出版一个定期的印刷刊物或客户报纸,利用这一工具,主办方不断发布有关展会新闻、产业动态、市场行情、论坛讲座、专场资讯等信息,使展览会观众对展会实现一个全年的高关注水准。只有一个将展览会信息和工业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媒体才能集中观众的注意力。笔者曾多次在展览会上听到观众的反应,诉说展前信息太少,没有参展商的资料、缺少展品目录和参观指南,直接影响观展效果和贸易成交。
三、借鉴德国“直销市场”媒体
德国去年出版了一本专业杂志叫“直销市场”(Direkt Marketing)它的具体做法是:1、媒体选择一些重要的有产业依托的展会组织者共同运作这一媒体。2、应用直接邮递广告效果更好地促销。3、建立一个优质的客户数据库,通过互联网进行方便的观众预登记注册手续,登记后观众得到一个自动生成的E-mail作为确认,搞定参观票价格后寄出并得到入场券。4、定期给观众邮寄产业信息、展会进展、参展商目录、展会最新产品等材料。5、调动参展商的积极性,展览会的观众实际是参展企业的利益所在,说服他们一起共同投入,制订一揽子促销计划,例如由主办方免费为参展商提供促销材料,再由参展商邀请他们潜在的观众来展会参观。据统计展会有一半多的观众会通过此种方式成功到会。6、展会售后服务工作跟进:发布观众统计信息、贸易成交数据、合作项目与合作伙伴跟踪、产业政策与法规解读等内容。
这本刊物去年进行了广泛的民意调查,比较受广大展览会观众的欢迎。
四、呼吁中国的展览媒体实现集团化发展模式
中国是展览会大国,但远不是展览会强国,这与业界和专业媒体的依托有很大联系。试想泱泱大国,没有一个面向世界的定期发布最新资讯的媒体,如何显示展会的国际化水平?试想展览会大国,没有一个具备权威性、多功能、面向不同目标读者群的媒体,如何显示展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我国会展专业媒体的发展落后于会展产业的发展,其表现方式为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内容重复、综合实力差。与中国的展会在观众身上下功夫不够一样,中国的会展媒体在读者的身上下功夫也不够。若想把中国的展会融入中国的产业和经济洪流,一定要有面向产经界的会展媒体,一定要实现会展媒体的大联合,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形成以展览会、会议、节事、赛事为载体,以市场分析、经验报道、业务拓展、实务指导、产业动态、理论分析、教育培训为主要内容面向展览业界、参展商、观众和买家的专业媒体集团公司(或出版集团)。在现阶段如果成立集团公司的条件不成熟,我呼吁各家媒体应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发展方向进行一次再定位,突出自己的办刊特色,锁定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体,为繁荣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为呈现中国会展媒体的实力,为实现中国会展媒体的整合奠定基础。
|